Home > Archives > 13 巧用“执行意向”

13 巧用“执行意向”

Publish:

当我们努力去说服别人采取行动时,一句“好的”大概是最悦耳的声音了。可是,单是让人说一句“好的”,往往还不足以把事情做成。答应下来却拖着不做就是典型的例子。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某个同事明明已经答应要帮忙了,“没问题,下周的会议上我把提案给你带来”,或者是“当然,我会把报告发给你的”,要么就是“交给我吧,我很乐意帮你联系那个新来的副总”,但说完之后,却迟迟不见动静。或许这并不是因为人家光说不练(起码你希望不是如此),而是因为有太多的事情在竞相争抢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答应了你,但没有时间做。

幸运的是,说服科学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却经常被人忽视的方法,可以让人们说到做到:让他们做一个具体的计划,说说他们打算在何时、何地、准备如何执行这件事。行为科学家把这种计划叫做“执行意向”(implementation intention)。

研究人员戴维·尼克森(David Nickerson)和托德·罗杰斯(Todd Rogers)所作的一系列研究清楚地证明,一个小小的、帮助人们产生执行意向的额外动作,就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他们想知道,如果让选民做一个“在大选日如何前往投票站”的计划,是否能影响他们的投票行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带着几套不同的动员信,拜访了一大批2008年总统大选中符合资格的选民。

第一套是“标准版” ,提醒人们大选即将来临,而且投票是一项重要的责任,借此鼓励人们前去投票。第二套是“自我预测版”,内容与标准版一样,只是多了一个简单的问题,问人们愿不愿意投票。这个版本依据的是先前的研究结果:请人们预测自己是否会参加一个被社会嘉许的活动,并鼓励他们说“是”,就会提升他们这样做的可能性,他们会感到自己应该采取行动。

第三套“投票计划版”与“自我预测版”的内容一模一样,只不过添加了三个问题,让愿意投票的人做个计划。这些问题是:“你会在什么时间投票?”“你会从哪儿出发?”“你预先会做些什么?”这几个问题的用意是,通过回答这些具体问题,投票人更容易制定出一个投票当天所有活动的具体计划,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容易按计划行动了。最后,实验里还设有一个对照组,他们与研究人员没有任何接触。

研究人员意识到,如果在选举结束后请选民报告他们有没有投票,得到的结果可能会带有偏见,导致数据不准,因此他们检查了官方的选举记录,来统计谁最终投了票,谁没有。结果清楚地显示出,最有效的就是“投票计划版”,选民的实到率比对照组高出4个百分点。而且,研究者发现,对于家中只有一名合格投票人的情况,这个版本的说服力最大,实际实到率高出了9.1%。

尽管有可能的解释很多,但证据表明,下面这个解释十分合理:比起只有一个合格投票人的家庭,有好几个合格投票人的家庭更容易自动自发地拟定投票计划,因为他们需要协调的事项更多。这就说明,当外部力量提出制定计划的请求时,只有一人投票的家庭比多人投票的家庭更可能实现。

这项研究清楚地显示出,听到“好的”二字,往往只意味着说服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为了让人们尽可能地做说到做到,多问几个具体的问题——他们打算如何履行承诺——是十分必要的。

这个方法并不是说,你要把细枝末节都问个清楚,或是要做一个十分苛刻的计划。事实上,这些问题可以很简单,与一些小细节或任务的某些具体方面搭上关系就可以。例如,瘦身俱乐部的组长可以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请组员们都说说下次准备怎么过来,准备几点钟下班,有没有安排人去照看一下孩子等等。她甚至还可以跟大家共享这些计划,这样做有两个好处:计划公开了(充分利用的承诺和一致原理),成员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能帮助他们遵守承诺的信息,比如两个成员发现她们住得挺近,以后可以一起来锻炼。

公司员工需要邀请其他部门同事参加周会的时候,可以稍稍改换一下我提问方式,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只需把平常的问题做个小小的调整就可以:以前是“这周三下午4点钟,你能来开会吗?”现在改成“这周三下午4点开会之前,你打算做什么?”

稍稍改换一下提问方式,就能带来很大的变化,一项旨在帮助人们重新就业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职业介绍中心去找工作的人通常都会被询问,在过去的两周内他们为找工作做了哪些事情。研究人员把问法改了一下,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了未来的执行意向上:“在接下来的两周之内,你会做些什么来帮自己找工作呢?”这项研究是隶属于英国政府的“行为洞察组”主导的,为“小改变,大影响”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在为期三个月的研究间,回答执行意向问题的那一组中。13周后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比回答了标准问题的对照组少了20%。

这个说服策略也用在了另一个相当重要的行为上:打防疫针。行为科学家凯瑟琳·米尔克曼(Katherine Milkman)和同事们在一家可以免费为员工注射流感疫苗的大型公司里展开了一项研究。在这个实验中,所有可以打疫苗的员工都收到了一封提醒信,让他们到公司的诊所去接种流感疫苗,信中还写了日期和几个诊所的地址。但提醒信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中,员工需要写下他们准备去打疫苗的日期。第二个版本跟第一个版本很相似,但它把执行意向又向往前推进了一步:它不仅要求要求收信人写下日期,还要写出具体时间。研究者发现,只写日期的那一组员工,实际接种疫苗的比率比对标准对照组高出1.5个百分点;而计划更为具体的那一组,也就是既写日期又写时间的那一组,实际接种的比率高出了4.2个百分点。

尽管这些百分比看起来并不高,但是想想看,在一个大型跨国公司中,两种结果的差距该有多大:接种疫苗不但会让与这些员工免于染上流感,还避免了病菌在办公室内传播传染、感染他人。而且,这项研究特别有趣的地方在于,它不像我们上文中讲到的那些情况,这些公司职员仔是在私下里表明态度的(在这个例子中,是写下日期和时间)。在前面讲到的那些实验里,我们都会倡导受试者把承诺公开。这项研究表明,即便是私下里的承诺也照样有效,足见这个说服政策是多么强大。

声明: 本文采用 BY-NC-SA 授权。转载请注明转自: Ding Bao 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