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chives >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

Publish:

关于作者

柏拉图,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弟子,正是他最早将“哲学”(philosophia)一词转变成为术语。他写作了大量对话,基本上都以苏格拉底为主人公,但并不一定都是如实记录苏格拉底的言行,很多是他自己对各种哲学问题的思考。

关于本书

《苏格拉底的申辩》记载了苏格拉底在面对雅典同胞对他的指控时所做的辩护,是我们回答“苏格拉底问题”最好的切入点。

这部作品既是哲学史也是文学史上的著名篇章,苏格拉底对自己的使命和哲学的本质做了经典的描述,说出了“未经检审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样掷地有声的名言,他为了哲学主动求死的气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哲人毫不畏惧地追求智慧。

核心内容

为你还原苏格拉底申辩的现场,并且解释了三个问题:第一,苏格拉底为什么会被起诉;第二,苏格拉底为什么认为自己无罪;第三,苏格拉底为什么用一种自寻死路的方式为自己辩护,同时他面对死亡为什么会如此淡然。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苏格拉底的申辩》,这是西方哲学的一本经典书,我会用大约27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这本书的精髓:怎样理解苏格拉底和他一生的哲学理想。

提到苏格拉底这个名字,你可能并不陌生,假如要你说出几位“哲学家”,苏格拉底大概是你想到的前三个名字之一。不仅仅是因为他很有名,还因为他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向。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苏格拉底之前,比如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这些哲学家,他们关心的主要是自然的问题,比如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世间万物是如何生成变化的?风雨雷电是怎么产生的?他们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也就是说他们对人以及人生问题的关注并不是很多。古罗马的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苏格拉底第一次将哲学从天上唤到人间,让哲学去探寻善恶之类的问题,因此苏格拉底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向,从自然到人生的转向。所以,要了解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你有必要先来听听苏格拉底。

但是想要真正回答苏格拉底是谁?他做了什么?他有什么样的思想?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苏格拉底是一个“述而不作”的典范,也就是说他一辈子没有写下任何文字,这一点经常被拿来和孔子、耶稣基督和佛陀进行比较。因此我们只能从他同时代人和弟子的不同记载中去探寻苏格拉底其人,而这些人笔下的苏格拉底形象又大相径庭,比如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就是一个整天和跳蚤为伍,教导弟子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颠覆传统、颠倒是非的家伙;而柏拉图和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则是标准的正人君子,但是在柏拉图那里苏格拉底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不管不顾,总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而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就更接地气,喜欢给周围的人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建议。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记载,哲学史上就有了那个著名的“苏格拉底问题”,也就是说,苏格拉底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恐怕没人能说清。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也成了哲学史家们争论的战场。

所以《苏格拉底的申辩》这本书就变得很重要,因为如果说我们还有一条相对可靠的线索去回答“苏格拉底问题”,那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苏格拉底在七十岁高龄的时候被自己的同胞公民起诉,柏拉图的这部作品就记载了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做的辩护演讲,当时至少有500多个雅典人在场见证,我们也就有理由相信,柏拉图这里的文字很可能不会与苏格拉底实际说的话有太大出入。柏拉图在这部作品里集中展示了苏格拉底一生的哲学思想和哲学生活,因此是我们了解苏格拉底其人,和回答“苏格拉底问题”的最佳途径。

今天这期音频。我就为你还原当时当地,苏格拉底申辩的现场,并且解释三个问题:第一,苏格拉底为什么会被起诉?第二,苏格拉底为什么认为自己无罪?第三,苏格拉底为什么用一种自寻死路的方式为自己辩护,同时他面对死亡为什么会如此淡然?

第一部分

下面,我就给你说说这场著名的审判和申辩。在这部分,苏格拉底说明了自己遭人怨恨的起因,也就是要回答“我为什么会被起诉?”苏格拉底在辩护演讲的一开始,就把自己和指控者甚至是和大数雅典人都对立了起,这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他自愿求死的决心和态度。他说指控者们很年轻,他们的演讲经过仔细的修饰、非常漂亮、听起来也很有说服力,但却满是谎言,这些特征恰恰就是雅典民主制度下,人们最喜欢的那种演讲风格,华丽、新奇、有感染力。而他自己年事已高,却是这辈子第一次上法庭,没有任何经验,他也不会用经过仔细打磨的话语试图说服法官,而是用自己惯常的方式说话,但是自己说的全是真话。

苏格拉底被自己的同胞告上法庭,两项罪名分别是不信城邦的神败坏青年。可能有朋友会问,不信城邦的神和败坏青年算是什么罪名?这两项罪名在雅典可都不是小事,甚至都不算是私人案件,而是由雅典公民代表城邦“公诉”苏格拉底。

在苏格拉底看来,整个事件的起因是他的朋友凯瑞丰很多年前到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求神谕,凯瑞丰问阿波罗神的祭司:“是不是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结果祭司回答说“没有”。在古希腊,人们大多是非常迷信的,凡是遇到什么重大的事情,都会去求神问卜,而在所有求神谕的地方里面,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地位最高,这里的女祭司就是代神立言的人,被认为对世事拥有至高的权威。苏格拉底得知祭司的这个回答之后,感到非常诧异,因为他明明知道自己其实非常无知,而神却说没有人比自己更加有智慧。苏格拉底非常困惑,他想要在雅典找到比自己更加有智慧的人,然后告诉神,“你看,他就比我更有智慧”,由此证明神是错的。

之后苏格拉底就开始走访那些拥有“智慧”之名的人,他特别提到了政治家、诗人和工匠,此外还有每一个愿意和他讨论问题的人,不论男女老少,不论是雅典人还是外邦人,甚至不论是自由人还是奴隶。但是每一次苏格拉底都是失望而归,他发现,越是那些被人们认为拥有智慧的人,其实越是无知,反倒是经常被人看不起的工匠们,确实知道和自己的手艺相关的一些事情,但是如果他们想超出自己的手艺谈论其他事情,又会陷入无知之中。

经过这样一番检审,苏格拉底终于相信了,阿波罗神,或者说代神立言的祭司,并没有欺骗他,神之所以说他比其他人更加有智慧,恰恰是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这就是苏格拉底著名的“无知之知”,或者说是那句听起来有些悖论味道的苏格拉底格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ἓν οἶδα ὅτι οὐδὲν οἶδα)。苏格拉底认为神这么说其实是想要告诉人们,人的所谓“智慧”和神相比不值一提,因为所谓“最智慧的人”,不过是唯一一个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无知的人。

苏格拉底在和各色人等讨论,揭露他们的无知的过程中,自然是树敌无数,因为苏格拉底让很多自命不凡的人当众出丑,而那些围观的年轻人也很愿意用苏格拉底讨论问题的方式再去检验别人,让更多人出丑。这些被苏格拉底和效仿苏格拉底的年轻人揭下了智慧的面具的人,自然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这些积怨最终在公元前399年爆发,引来了人们对苏格拉底的正式指控。

第一部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苏格拉底到底是怎么揭露其他人的无知的呢?柏拉图的很多作品描绘的其实都是苏格拉底怎么和别人讨论问题。我这里就给你说一个例子,是苏格拉底和游叙弗伦关于虔诚的讨论。

在苏格拉底被起诉的当天,他遇到了一个占卜师,这个人叫游叙弗伦。这个人正好去起诉自己的父亲杀死了一个奴隶。和中国的传统观念相似,起诉自己的父亲在雅典人看来也是一件非常奇怪,非常不孝顺,甚至非常不虔诚的事,但是游叙弗伦却对自己的指控充满自信,认为自己作为占卜师,知道神希望我们做什么,知道虔诚到底意味着什么。于是苏格拉底就假惺惺地跟游叙弗伦说,“哎呀,太好了,你简直是我的大救星啊,我正好被人起诉‘不敬神’,如果你能告诉我应该如何信神、什么才是‘虔诚’就再好不过了。”之后苏格拉底就开始和游叙弗伦讨论“虔诚是什么?”

游叙弗伦试图解决“虔诚是什么?”的第一次尝试是给出一些例子,但是苏格拉底坚持让他给出普遍性的论述或者说普遍性的定义。然后,游叙弗伦说“虔诚就是做神喜欢的事”。苏格拉底继续问道,根据神话,各种神喜欢的东西并不一样,比如在特洛伊战争中,有些神支持希腊人,有些神支持特洛伊人,那么我们怎么能知道神喜欢什么呢?

随后,游叙弗伦再次尝试,说“虔诚就是做所有神都喜欢的事”。苏格拉底继续考察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在这里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是因为一件事情虔诚,所以神喜欢呢;还是因为神喜欢一件事情,所以它是虔诚的呢?”这就是在哲学和神学史上都非常著名的“游叙弗伦问题”。他们的结论倾向于前者,也就是“因为一件事情虔诚,所以神喜欢。”这样一来,说“虔诚就是做所有神都喜欢的事”就不对了,而且他们还是要继续讨论,确定“虔诚到底是什么?”。

这个时候游叙弗伦想要放弃,但是苏格拉底从来不会轻易放弃。他又帮助游叙弗伦做出了一次尝试,这次把虔诚说成是“正义里面与关照神有关的那个部分”。在得出了这个定义之后,苏格拉底继问道,神那么完美,我们能为神做些什么从而“关照神”呢?游叙弗伦只好说,虔诚会让神高兴和喜欢。于是讨论又回到了那个著名的“游叙弗伦问题”:到底是因为神喜欢所以虔诚,还是因为虔诚所以神喜欢?

苏格拉底三下五除二就在辩论中胜过了自信满满的游叙弗伦,证明游叙弗伦其实并不知道“虔诚是什么”,同时也暗示他起诉自己的父亲,其实并不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正当,于是游叙弗伦只好借故说自己还有事,仓皇离开。说到这里,可能你会觉得要停下来好好想一想才能明白这其中的逻辑,因为确实,在哲学里充满了这种复杂的逻辑推理,你可以点开音频下方的“文稿”按钮,查看文字笔记,它或许可以更好地帮你理解这个推理过程。

苏格拉底就是用这种被称为“诘问法”或“辩证法”的方式和各种各样的雅典人、外邦人讨论问题,从而表明他遇到的所有人都配不上“智慧”之名。

第三部分

我们再回到苏格拉底的辩护演讲。在解释完为什么有很多人对他抱有敌意之后,苏格拉底开始论证自己完全无罪。在这里,苏格拉底正式迎接当前的两项指控——也就是不信城邦的神和败坏青年。他首先用他惯用的方式,也就是类似他考察游叙弗伦的方式,和最主要的原告梅里图斯(Meletus)进行了简短的辩论,很轻易地就证明了梅里图斯其实头脑混乱,对于起诉苏格拉底的两项罪名并没有充分的了解,他也并不是真正关心城邦,关心青年的教育。

随后,苏格拉底对自己的哲学生活进行了经典的辩护,表示即便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里,他给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论证,来说明我们不该惧怕死亡,这个论证是这样的,因为活着的人还没有经历到死亡,而已经死了的人没有办法告诉我们死亡是什么样的,所以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死亡到底是什么。这样一来,所谓的怕死,也就是把死亡当作一件坏事,苏格拉底认为这“不过是并不智慧而自以为智慧,就是自以为知道自己并不知道的事情。”

苏格拉底在为自己的哲学生活方式辩护的时候,打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比方,他把自己比作一只“马虻”(muōps),一生的使命就是不停地叮咬雅典这匹昏睡的骏马,让雅典和她的公民们保持警醒,让他们关注自己灵魂的健康——也就是各种德性或美德(aretē),而非外在的金钱、荣誉或者身体的享乐,因为严格说来,只有我们的灵魂才是真正的自我,我们可以因为疾病放弃自己的一部分身体,但是却绝对不能放弃自己的灵魂,因为灵魂是我们赖以为生的东西。

苏格拉底说,像他这样的“马虻”一定是神送给雅典人的礼物,因为像他这样不关心自己个人的生活、自己个人的家庭,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试图说服和教育雅典人关心自己的生活上的人,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在他看来,自己不但无罪,还是雅典人的恩人,他东奔西跑,和遇到的各色人等讨论虔诚、节制、正义、勇敢之类的德性,都是为了这些人灵魂的健康,是为了让他们真正关心自己的生命。

从苏格拉底自己的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其实很清楚,自己只要按照雅典人喜欢的方式说话和行事,就完全可以被无罪开释,但是他却自愿地选择了“作死”,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哲学的生活方式,不惜用生命和自己的祖国抗争到底。

至此,苏格拉底针对原告的指控为自己做的辩护也就结束了。我们来总结一下,在这部分里面苏格拉底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为什么会被人指控?”,另一个是“我为什么无罪?”。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苏格拉底认为自己遭到怨恨的原因在于他不断揭示人们的无知,而他把这样做的原因归结于自己多年前的一则神谕,也就是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加智慧,苏格拉底对此感到困惑,由此走上了考察别人是不是更智慧的道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他虽然确认了神谕的正确,但是却在这个过程中得罪了很多人。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无罪?”时,苏格拉底认为,自己不但相信雅典人相信的神,而且就是神送给雅典的礼物;自己不但没有败坏青年,反而是雅典的恩人,不断警示人们不要自满,不要追求金钱荣誉这类身外之物,而是要真正关心自己的灵魂。

第四部分

在苏格拉底的这番辩护演讲之后,法庭投票,结果是怎样呢?法庭以280票对221票判处苏格拉底有罪。你可能会疑惑,雅典为什么会通过投票来判定一个人是不是有罪呢?这里需要给你补充一点背景知识。雅典的政治程序鲜明地体现了雅典人对民主制的热爱。

雅典人相信每个公民都可以是非常称职的政治家和法官,因此雅典的大多数政治职务都是由公民通过抽签轮流担任,法庭也并没有专职的法官,普通的公民就是法官,类似于美国的陪审员。根据案件的严重程度,法庭由201、301、401或501个“法官”组成,少数特别重大的案件甚至由上千人组成法庭。苏格拉底的案子因为是“公诉”,所以由501个雅典公民组成了这次法庭。雅典法庭审理的基本程序就是原告先发表演讲,指控被告犯下了什么罪;然后由被告发表演讲,为自己辩护。

这第一轮辩论之后,法官立刻进行投票,用简单多数确定被告是否有罪。如果投票结果是无罪,那被告就被当庭开释;如果投票结果是有罪,那么原告和被告就要进行第二轮辩论,来确定应该对被告施加什么样的刑罚,因为雅典的大多数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各种罪行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刑罚,当原告和被告各自提出了认为合理的刑罚之后,法官立刻进行第二轮投票,在原告和被告提出的刑罚之中选择一个。注意,我这里强调了“立刻投票”,这是雅典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不管是公民大会上的辩论还是法庭辩论,听众都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更没有时间进行广泛的商讨,而是要立刻做出决定,这也就导致人们往往会诉诸各种情感而非理性做出决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我们回到这场审判,在投票决定苏格拉底有罪之后,原告提出了自己认为恰当的刑罚,他们主张应该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接下来,苏格拉底是怎么回应的呢?在对原告量刑的回应中,苏格拉底表现得比之前更加视死如归,甚至带有些蔑视和傲慢的姿态。他说如果按照自己的所作所为给雅典带来的贡献来说,他不但不该接受任何刑罚,反而应该得到城邦的奖赏——让他这个穷人终生得到城邦的供养,像奥林匹克冠军那样享受免费的饮食。

在这部分里面,苏格拉底说了全篇中最经典的那句话“未经检审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他设想,如果有人问他,愿不愿意用从此之后闭上嘴安静地生活,不再讨论哲学,来换取无罪的判决,苏格拉底断然拒绝,他说:“如果我说,对我来讲不可能保持沉默,因为那就意味着违背神,你们不会相信,还会认为我是在装蒜;如果我说,每天谈论德性,谈论别的你们听我讨论的事情,听我检审自己和别人,这就是最大的好,因为对人来讲,未经检审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ὁ ἀνεξέταστος βίος οὐ βιωτὸς ἀνθρώπῳ),你们更不会相信。”

这就是苏格拉底对于自己的信念和哲学生活的终极辩护:“未经检审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在苏格拉底看来,如果让他停止哲学讨论,停止反思,停止对自己和他人灵魂的拷问和检审,那么这样的人生根本就不值得过,那无异于把人变成行尸走肉,无异于把活人变成死人。这也和他上面说到的“我自知我无知”完全一致,因为在苏格拉底看来,人无法真正拥有智慧——智慧是属于神的,那么人所能做的就只能是不断地求索,不断地检审,不断地活在通向智慧的途中,而这就是哲学的本质——爱智慧(philo-sophia)。

第五部分

那么苏格拉底这样的演讲效果如何呢?不出意料,第二轮投票中,法官们以更大的票数差距判处了他死刑。

到此,苏格拉底的演讲进入了最后一部分,那就是,苏格拉底的临别讲话。作为一个即将赴死的人,苏格拉底是怎么表现的呢?对于那些判处他死刑的人,苏格拉底并没有愤怒,而是很平静地对他们说,想要避免死亡并不难,因为死亡是一个腿脚并不那么快的追逐者,但是想要避免恶行却很难,因为恶行比死亡腿脚快得多。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被恶行追上;而死亡追上我们却要慢得多,要等到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要最后一次告诫雅典的公民们,如果不保持警醒,我们随时都可能作恶,恶行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稍不留意,就会滑落其中。而作恶就是对我们灵魂的伤害,就是对真正的自我的伤害。

对于那些认为苏格拉底无罪的人,肯定会对这样的死刑判决伤心不已,在场的就有苏格拉底的朋友和学生,包括柏拉图本人。苏格拉底最后试图安慰这些朋友,他说死亡要么是无梦的长眠——这当然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要么就是还有来世——那么他可以在地府里继续和那些逝去的伟大人物谈话,检审他们的人生,考察他们是不是比现在的人更加智慧,也就是说,如果有来生,他还可以继续自己的哲学生活。

在全篇最后,苏格拉底又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要去做的哪个更好,除了神之外谁也不知道。”这也再次呼应了他之前关于我们为什么不该惧怕死亡的论证。

总结

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讲完了。我们来回顾一下。

首先,《苏格拉底的申辩》之所以成为哲学和文学史上的经典,是因为它对于回答“苏格拉底问题”至关重要,让我们可以接近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同时最好地展示了苏格拉底的哲学生活和哲学理想。

在这部作品里面,苏格拉底面对自己同胞的指控和死刑判决,抱着自愿求死的决心,义正辞严地为自己和自己选择的哲学生活进行了动人的辩护。在他看来,自己之所以遭到怨恨,并最终被告上法庭,是因为他不知疲倦地揭示人们的无知。但是在苏格拉底看来,这正是哲学真正的起点。因为和神相比,人就是无知的,因此人生在世只能不断求索,不断探寻智慧,以此关心灵魂的健康。而他自己就是神馈赠给人们的那只“马虻”,他一生的使命就是不断提醒人们“未经检审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停止反思,停止对自己和他人灵魂的拷问和检审,那么这样的人生根本就不值得过,只有不断地检审,才能实现哲学的本质——爱智慧。因此自己不但无罪,反而应该被当作雅典的恩人。

不出意料,苏格拉底被雅典人判处了死刑,但是苏格拉底其实是自愿求死,他能够如此平静地面对死亡,也正是因为他在践行自己的哲学理念——我们需要的是不断进行检审,而不是对那些我们并不知道的事情下判断,而死亡是好是坏正是这样一件我们并不确切知道的事情。在苏格拉底这场著名的申辩中,也留下了几句经典的哲学名句:“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未经检审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要去做的哪个更好,除了神之外谁也不知道。”

就这样,苏格拉底成为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为哲学而死的“殉道者”。他的死一方面揭示了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可能、甚至必然发生的冲突,同时也用自己无可指摘的一生为哲学做了最好的辩护。我们甚至可以说,苏格拉底用自己的死,换取了哲学更美好的生命和未来,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会不断反思,“怎么会有人给苏格拉底这个好人,这个哲学家判处了死刑?”于是哲学就在这样的反思中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正是因为这样,苏格拉底不但被称为是哲学家的典范,还被称为是哲学家的守护天使。

参考

声明: 本文采用 BY-NC-SA 授权。转载请注明转自: Ding Bao Guo